A-A+

庭前时有东风入,杨柳千条尽向西。

出自唐代诗人刘方平的《代春怨》

朝日残莺伴妾啼,开帘只见草萋萋。
庭前时有东风入,杨柳千条尽向西。

赏析
 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,要“言”的是“春怨”。诗中无一“春”字,但从写景可见;至于“怨”字,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,仔细琢磨了。

  “朝日”,犹日日,时俗口语;春暮莺稀,故谓“残莺”。时至暮春,独守空闺,自然怨忧满怀,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,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,更令人愁肠百结。愁之无奈,只好拉开窗帘,目之所见,芳草萋萋,碧色天涯。这无边的春色,既能勾起往日“草色青青送马蹄”的回忆,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,征人难待的悲恨,是前者,是后者,抑或两者皆有,总不免“萋萋芳草忆王孙,柳外楼高空断魂”(李重元《忆王孙》)。眼前所见,心中所思,景、事相连,更惹动无限伤怀。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—— “庭前时有东风入,杨柳千条尽向西”。

  这两句别具匠心。“时有东风入”为“千条尽向西”之因,在东风的吹拂下,杨柳千条向西摇摆,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。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,征人所在,妾之所向,“杨柳千条尽向西”,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,玉立亭亭,忧思万缕,终日西望的情景。如此终篇,收到了情深意挚,含而不露,扣人心弦,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。

  “诗中须有人在”。这首诗句句写景, 却句句“有人在”,人与自然获得了奇妙的对应。“人”之所见所闻,既是情的触媒,又是意的流向,“人”之情动心驰,与物之声色势态融为一体,是情化的自然,是自然的情化,两者浑然无迹,达到了“超妙”的艺术境界。

云尽月如练,水凉风似秋。

云尽月如练,水凉风似秋。
出自唐代欧阳詹的《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》 无机成旅逸,中夜上江楼。云尽月如练,水凉风似秋。 凫声闻梦泽,黛色上昭丘。不远人情在,良宵恨独游。 参考翻译 注释 ①昭丘:亦作“昭邱”。春秋楚昭王墓。在湖北省当阳县东南。《文选王粲》:“北弥...

有关泰山的诗句 北石依五松,苍苍几千载

有关泰山的诗句 北石依五松,苍苍几千载
  朝钦王母池,暝投天门关。 碧嶂排空千仞矗,清泉漱颊十分甘。 北石依五松,苍苍几千载。 岱宗天下秀,霖雨遍人间。 岱宗何崔嵬,群山无与比。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。 万古齐州烟九点,五更沧海日三竿。 天门一长啸,万里清风来。 天门倒泻银河水,日观翻悬碧海流。 泰山天壤间,屹如郁萧台。 手摩红日登三观,袖佛黄埃看九州。 山光空蒙不可写,正要云气相萦纡。 清亭忝民牧,倏尔两月余。恳侧理...

笙歌散后酒初醒,深院月斜人静。

笙歌散后酒初醒,深院月斜人静。
出自宋代司马光的《西江月·宝髻松松挽就》 宝髻松松挽就,铅华淡淡妆成。青烟翠雾罩轻盈,飞絮游丝无定。相见争如不见,多情何似无情。笙歌散后酒初醒,深院月斜人静。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,化上了淡淡的妆容。青烟翠雾般的罗衣...

诚知此恨人人有,贫贱夫妻百事哀。

诚知此恨人人有,贫贱夫妻百事哀。
出自唐代元稹的《遣悲怀三首·其二》 昔日戏言身后事,今朝都到眼前来。衣裳已施行看尽,针线犹存未忍开。尚想旧情怜婢仆,也曾因梦送钱财。诚知此恨人人有,贫贱夫妻百事哀。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当年咱俩开玩...
Copyright ©  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.  站务合作: kf@facekun.cn

用户登录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