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A+

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万里桥。

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《野望》

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万里桥。
海内风尘诸弟隔,天涯涕泪一身遥。
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埃答圣朝。
跨马出郊时极目,不堪人事日萧条。

赏析
  这首作于上元二年(761)成都草堂。诗以“野望”为题,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、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。
 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。“西山”在成都西,主峰终年积雪,因此以“白雪”形容。“三城”,松、维、保三州,(在今四川松潘、理县一带),此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,是蜀地要镇。南浦,南郊外水滨。清江,锦江。万里桥,在成都城南。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。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,自伤流落的情思。“风尘”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。杜甫四弟:颖、观、丰、占。只杜占随他入蜀,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。此时“一身遥”客西蜀,如在天之一涯。诗人怀念家国,不禁“涕泪”横流。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。
  五六句又由“天涯”“一身”引出残年“多病”,“未”贡微力,无补“圣朝”的内愧。“供”,付托。“涓埃”,滴水、微尘,指毫末之微。杜甫时年五十,因此说已入“迟暮”之年。他叹息说: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“多病”之身,但“未有”丝毫贡献,报“答圣朝”,是很感惭愧的。
  杜甫虽流落西蜀,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,却始终未改,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。中间四句,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,身世之感,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,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。
  七八句最后点出“野望”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。“人事”,人世间的事。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,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,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“日”转“萧条”的隐忧。这是结句用意所在。诗人从草堂“跨马”,走“出”南“郊”,纵目四“望”。“南浦清江万里桥”是近望之景。“西山白雪三城戍”,是远望之景。他由“三城戍”引出成乱的感叹,由“万里桥”兴起出蜀之意。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。
  杜甫“跨马出郊”,“极目”四“望”,原本为了排遣郁闷。但爱国爱民的感情,却驱迫他由“望”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、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。一时间,报效国家、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,集结心头。尤其为“迟暮”“多病”发愁,为“涓埃”未“答”抱愧。
 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,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。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。在艺术结构上,颇有控纵自如之妙。

若待上林花似锦,出门俱是看花人。

若待上林花似锦,出门俱是看花人。
出自唐代杨巨源的《城东早春》 诗家清景在新春,绿柳才黄半未匀。 若待上林花似锦,出门俱是看花人。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新春时节是诗人描写美景的最佳时刻,柳枝刚刚吐出淡黄的嫩芽,颜色还有一半未曾匀净...

双星何事今宵会,遗我庭前月一钩。

双星何事今宵会,遗我庭前月一钩。
出自明代的《七夕二首·其一》 玉露金风报素秋,穿针楼上独含愁。双星何事今宵会,遗我庭前月一钩。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玉露:指晶莹的露水。唐杜甫《秋兴》诗之一:“玉露雕伤枫树林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”即此意。金风:秋...

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

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
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  [译文]不再知道世间还有可耻的事情。   [出典]北宋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   注:   1.“不知人间有羞耻事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常用来怒斥无耻之徒。   2. 这个成语来源于《欧阳文忠集。与高司谏书》,昨日安道贬官,师鲁待罪,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,出入朝中,称谏官,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   3. 在吕夷简等的诬蔑下,范仲淹受到降职处分,被贬到外地...

关于写雪的诗句、关于雨和雪的诗句

关于写雪的诗句、关于雨和雪的诗句
  ●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(卢梅坡) ●雪似梅花,梅花似雪,似和不似都奇艳(吕本中) ●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;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(王安石) ●六出飞花入户时,坐看青竹变琼枝(高骈) ●千门万户雪花浮,点点无声落瓦沟。全似玉尘消更积 ●半成冰片结还流。光含晓色清天苑,轻逐微风绕御楼。 ●平地已沾盈尺润,年丰须荷富人侯。 ●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(岑参) ●云横...
Copyright ©  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.  站务合作: kf@facekun.cn

用户登录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