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A+

回乐烽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。

出自唐代诗人李益的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

回乐烽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。
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。

赏析
 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作。从多角度描绘了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。
  诗的开头两句,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。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。一种置身边地之感、怀念故乡之情,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,营造了一种寂寥,凄清的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。凄凉幽怨的芦笛声,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。“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”,“不知”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,“尽”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。
  从全诗来看,前两句写的是色,第三句写的是声;末句抒心中所感,写的是情。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、铺垫。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,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。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,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。李益却蹊径独辟,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,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,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,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。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,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、声音、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,将诗情、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,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,意境浑成,简洁空灵,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。
  这首诗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,心中之情,感人肺腑。刘禹锡《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》中提到李益,有“边月空悲芦管秋”句,即指此诗。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。《唐诗纪事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。仔细体味全诗意境,的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。因而被谱入弦管,天下传唱,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。

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

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
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《清平调·其一》 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 赏析  “云想衣裳花想容”起句以重字出现,这在绝句虽不常见,但它却是写作七言诗的一种值得效仿的手法,而且也由此更见出诗人举重若轻的笔力。加以“互文见义”的手法在该句子里的运用,更是见出诗人从侧面烘托美妇人杨玉环的技巧和功力,从而也难怪文学素养均为极高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对此都很为欣赏。...

描写花的诗句、关于描写梅花的诗句

描写花的诗句、关于描写梅花的诗句
★颠狂柳絮随风舞,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·杜甫《绝句漫兴九首》 ★桃蹊李径年虽古,栀子红椒艳复殊 唐·杜甫《寒雨朝行视园树》 ★草色青青柳色黄,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·贾至《春思二首》 ★百叶双桃晚更红,窥窗映竹见珍珑 唐·韩愈《题百叶桃花》 ★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·李贺《将进酒》:“况是青春日将暮,桃花乱落如红雨。” ★城边流水桃花过,帘外春风杜若香 唐&middo...

蓬头稚子学垂纶,侧坐莓苔草映身。

蓬头稚子学垂纶,侧坐莓苔草映身。
出自唐代胡令能的《小儿垂钓》 蓬头稚子学垂纶,侧坐莓苔草映身。 路人借问遥招手,怕得鱼惊不应人。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、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,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,野草掩映了他的身...

描写秋天景象的诗句、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

描写秋天景象的诗句、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
★《秋夕》【唐】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 天阶夜色凉如水,坐看牵牛织女星。 ★《登高》【唐】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 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 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 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 ★《中秋月》【宋】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 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 ★《中秋月》【唐】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,添愁益恨绕...
Copyright ©  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.  站务合作: kf@facekun.cn

用户登录

分享到: